“孙大夫,我可算挂上你的号了。”9月的一天,患者白女士(化名)刚刚走进西交大一附院风湿病科派驻榆林的孙怡宁教授的诊室,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白女士患有狼疮,是孙怡宁教授的老病号了,前段时间到了复诊的日子,她焦急地发现自己挂不上号了。正在不知如何是好时,白女士惊喜地发现孙怡宁教授近期在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坐诊。检查后,孙怡宁教授建议她入院进行详细检查,重新调整系统性治疗方案。
一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王阿姨(化名)说:“我们这种病要定期复诊了,以前到西安去一个是路远,再一个好多检查做了结果当天出不来,要是需要住院那就更麻烦了,病房要等,在西安等时间不确定,花费也大,回家等又怕刚到家就通知住院,可以说是左右为难。现在有了这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再不用跑了,可算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了。”
长期以来,榆林当地的很多风湿免疫慢病患者都要外出进行规范治疗,西交大一附院风湿病科的专家长期在榆林坐诊,就近看病,就近进行慢性病的随诊,为很多像白女士、王阿姨一样的患者免去了奔波求医之苦。专家们的到来,也提高了当地群众对风湿免疫疾病的认识,孙怡宁教授坐诊时会细致全面地为患者问诊查体,制定用药方案后详细的叮嘱注意事项,优质的诊疗让慢性病患者感到很满意。
孙怡宁教授表示,风湿免疫疾病多以皮肤黏膜、骨关节炎、肌肉病变为首发表现,但也会累及肺部、心脏、肾脏、神经、血液等重要脏器,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多学科交叉的疑难杂症多,规范诊治,开展慢性病管理很重要。此前,在本区域内此类患者找不到专科的治疗医生,患者往往分布在不同的科室,或是外出就医,带来经济、生活的巨大不便,有时更是得不到及时、专业的治疗,导致病情延误,“以狼疮为例,很多患者会以血小板减低起病,那她们就会去血液内科求诊,随着病情进展,有些会出现如肾脏等其他脏器损害,那这些患者又可能跑去肾病科求医。这样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系统、规范、对症的治疗。”孙怡宁教授说。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来,西交大一附院风湿科郝志明教授、蒲丹教授、孙怡宁教授先后“入驻”榆林,全面参与门诊坐诊、病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等日常医疗工作,同时开展科室讲课、教学查房等教学工作,短短几个月时间,已初见成效,吸引了区域内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大动脉炎、嗜酸性筋膜炎等多病种患者从奔波求诊改为到当地医院就诊,增加了门诊量和病种多样性,解决了区域内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有助于慢性病管理和分级诊疗,标志着榆林市在风湿免疫类疾病诊疗更趋专业化、精准化。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孙怡宁教授表示,继郝志明教授、蒲丹教授和她之后,西交大一附院风湿科吕晓虹教授、樊萍教授将先后派驻榆林,在提高当地风湿免疫疾病临床诊治水平的同时,会注重科研、教学和学术能力的同步提升,培养人才梯队,让榆林及周边风湿免疫类的患者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规范、专业的诊疗服务。
孙怡宁 |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现任陕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心肺血管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风湿病学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
1993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多年来一直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现研究方向为自身免疫病相关骨代谢异常免疫学机制的研究。2015年~2016年在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访学一年,从事细胞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两项、横向课题三项,临床研究课题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发表研究论著20余篇,SCI论著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