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刘建林教授团队在6小时内高效完成3例逆向血流保护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CAR手术),并成功通过相关机构认证。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在颈动脉狭窄治疗领域掌握了这一国际领先的微创技术,成为全国首批、西北地区除交大一附院外唯一具备常规开展TCAR手术的医疗机构,为高龄、复杂颈动脉狭窄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此次的三名患者均为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术前曾有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等症状,最终确诊为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增加脑梗死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这几位患者而言,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较高风险,而TCAR手术则成为了他们安全重获健康的希望。刘建林主任团队接诊后,精心开展术前规划,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决定为其实施逆向血流保护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CAR手术)。在麻醉手术科的紧密配合下,由刘建林教授主刀,白和平主任医师,马锦锋、武浩宇、曹德德、张江江、雷升禄主治医师的配合下,成功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三位患者的生命体征均平稳,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不良反应。


刘建林教授介绍,颈动脉狭窄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然而,这些方法对于部分高危患者而言风险较高,可能导致术中栓塞或其他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TCAR(逆向血流保护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成为血管外科领域的革命性进展。
TCAR技术的引入,在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过程中,降低了栓塞风险。该技术通过颈部小切口直接穿刺进入颈动脉,结合支架植入术和反向血流脑保护技术,通过改变血液流动方向,避免手术过程中颈动脉斑块脱落进入远端脑部血管,减少了导致脑梗死的可能性。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TCAR技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颈动脉狭窄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已成为很多区域内外周血管类疾病患者看病的首选,此次在国内率先引进TCAR技术,为颈动脉狭窄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尤其对高危患者而言,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专家简介】

刘建林,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创始人,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原血管外科主任、榆林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整合血管及腔内血管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弓上动脉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国家心血管疾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华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等国内多家专业杂志编委。

白和平,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九三学社榆林医院副主委,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医学会医师培训工程--“中华血管外科培训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近年来,在榆林市率先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熟练掌握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弓上分支血管病变腔内治疗,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下肢动脉闭塞腔内成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下肢动脉血栓切开取栓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抽栓及肺动脉抽栓术,内脏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手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等高难度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