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网站!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名医在身边】男子食道破洞1.5公分 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创新方式救治成功

发布者:xcjyk来源: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发布时间:2024/9/25 14:41:00阅读:1489字体:默认

日前,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急诊医学科(特聘)主任王军教授采用内镜下行EVAC治疗的创新方式,成功救治一名食道破洞直径约1.5公分的患者。此治疗方式也是首次在陕西省应用,为食道破裂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治疗路径和宝贵经验。

“太感谢你们了,没你就没有我的今天。”复查身体痊愈后,卫先生激动地拉着王军教授的手,不住地感谢。今年50岁的卫先生(化名)是一名河南在榆从事汽修工作的务工人员,在维修汽车时气泵突然脱手,冲到了嘴里,嘴部受到约5—6个大气压的冲击,出现气短、腹痛现象,送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检查后提示:皮下积气,纵隔、心包腔大量积气,被重症医学科收治,后经治疗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急诊医学科进行巩固治疗。转入急诊医学科后,卫先生出现反复发热的现象,后经内镜确认,食道存在一直径约1.5公分大小的破口,且形成食管纵膈瘘。胸腔存在包裹性积液,王军教授指示紧急予以穿刺引流。

然而卫先生发热状况始终得不到有效改善,不排除纵隔感染加重扩撒导致心脏大血管破裂、脓毒症等风险。“因为食道有破口,病人的口水、反流的胃酸还有食物的残渣都有可能经过破口落到纵膈,他反复的发热其实就是破口周围已经出现了感染,如果不能快速控制感染,很可能会引起心脏周围感染,那就必然会危及生命。”王军教授说。

(图片说明:王军教授查房)

因卫先生伤口附近已经出现感染情况,食道的破口无法通过手术等方式进行有效治疗,患者和家属心急如焚。王军教授综合评估后,提出采用治疗伤口难愈性创面的方法加以改良,即内镜下行EVAC治疗的方式为卫先生治疗。王军教授说:“此前我接诊肠瘘患者时,就考虑过类似的治疗方案,这次遇到这个病人,觉得大有可为。”治疗方法提出后,因无先例可循,卫先生和家属顾虑颇多,辗转省内多家医院咨询,均未提出更有效治疗方案,最终决定留在榆林接受治疗。

王军教授与交大一附院驻榆林医院消化内科卢桂芳教授充分沟通,由王军教授联合卢桂芳教授在内镜辅助下行试管内负压引流,任兴宇副主任医师协助完成。经鼻将胃管置入,用斑马导丝经口将胃管套出经口拉出,将胃管纵行远端穿透提前制好的聚氨酯海绵棒,缝合妥善固定。在内镜引导下,将海绵棒置于食管,骑跨于食管破裂口,胃管末端连接负压吸引器持续吸引。同时,为避免患者经口进食产生的食物残渣,提前为患者放入空肠营养管,保障患者营养。三周时间内,两次更换聚氨酯海绵棒,胃镜复查伤口明显好转,发热、寒战、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已不复存在。王军教授建议患者可带鼻饲管回家观察治疗,定期来院复查。

一个月后,卫先生来院复查伤口已完全闭合,拔出鼻饲管后进食无明显不适,现已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地方走对了,人也找对了,其实我家人去了很多医院打听,一看我的检查资料,都不愿意收治,王主任给我出的治疗方案真是好,现在我又跟以前一样,工作、生活啥都不影响。”卫先生激动地说,“你们这里的医术高,医生和护士也好,不光是王军主任,还有那个卢桂芳医生、张延锋医生,高菊梅护士长都是好样的,我都不知该如何感谢你们。”


随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在医疗服务能力上取得了显著突破,王军教授表示,来到榆林就希望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提升榆林乃至周边地区的急诊急救服务能力。未来,希望在医院及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建立起榆林急救转诊网络,将抢救室前移到120上,将救护车的活动半径都扩展为急诊抢救室;成立疑难疾病诊治中心,利用急诊科大综合的优势整合院内外资源,解决疑难疾病无处就医的问题、解决罕见病的诊治问题。同时,通过灾难医学及相关科研平台建设走向全国。把更多的患者留在家门口,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名副其实。


王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榆林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特聘),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擅长:各种难愈合伤口、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多发伤、复合伤、外科感染的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管理,外科急腹症的微创治疗。

社会任职:

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神经调控与功能修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创面修复分会复杂创面治疗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第四届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创面修复学分会第一届理事

陕西急救与复苏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

陕西省保健学会创面治疗与组织修复委员会常务委员


李旭军,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全科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副主任。陕西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急诊外科委员,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创伤外科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骨外科委员,陕西省电子病历等级评审专家,陕西省榆林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微创学术委员会委员,榆林市病案质控中心委员。从事急诊科、急诊外科工作18年。擅长:救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心跳呼吸骤停、中毒、休克、创伤、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救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电复律等业务,尤其对创伤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