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年,百废俱兴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人以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撑起守护榆林人民健康的大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医道仁心根植塞北大地,生命接力续写传奇!
改革开放,春潮滚滚
学科人才羽翼渐丰,科研创新学术争鸣。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人驾一叶方舟,标定航向,奋楫扬帆,挥旗远征。
↓↓↓
1950年 榆林第一张木质产床

1950年,妇产科成立,首任妇产科主任张克妙组织设计制作了榆林第一张木质产床。改变了榆林人在沙子上生产的方式。
1951年 党组织成立

设党支部,支部书记马汉民。
1952年 上划省卫生厅管理

榆林县人民卫生院扩建为榆林专区人民卫生院,后更名为陕西省榆林人民医院,隶属陕西省卫生厅管理。
1953年 修建独立的放射科

配置X光机,成立放射科。
1954年 医院发电机发电
医院有了发电机;翌年X光机运行。
1955年 摘除30磅巨型卵巢肿瘤

乔荫萍主刀,成功为25岁患者行38磅的卵巢浆液腺囊瘤摘除术。
1956年 新建门诊部
国家投资6万元,在大街将原政府公产及军队驻地新建门诊部1300平方米。
1957年 单设护理管理机构

榆林县人民医院成立护士长办公室,是全区第一家在医院内设立的护理管理工作专门机构。
1958年 新建住院楼
国家投资8万元,在医院北侧新建坐北向南的砖混结构两层住院楼一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设床位100张。
1959年 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共榆林地委宣传部印发《关于中共榆林县医院支部“开展中西医合作治疗的报告”通报》,指出,榆林县医院在党的领导下,中西医团结合作,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战胜了好多疑难杂症,这是一个范例。
1960年 科研规划
医院制订《1960年科学技术研究规划》。同年内科医师胡世光撰写医学报告《中西医合作治疗慢性肾炎初步体会》。中医师杭逢源和西医师胡世光合作撰写医学报告《中西医合作疗效高,治愈上消化道大出血一例报告》。
1961年 门诊首破10万+

全年住院人数751人,门诊104539人次,巡回医疗31000人次,出诊1416人次,健康检查324人次。
1962年 心电图和H型超声波临床应用
陕西省榆林人民医院孙兴华等医师将心电图、H型超声波应用于临床。
1963年 榆林第一辆救护车
上一篇: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与榆林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