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成功完成一例右侧额顶叶功能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无明显肌力下降,无感觉减退,恢复良好,在区域内树起又一项技术“标杆”。
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郝女士(化名)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疼,伴有左侧肢体无力,左侧上肢间断抽动,左手精细活动变差,左侧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左侧轻度面瘫,在外院检查提示:右侧额顶叶肿瘤。郝女士经多处就医,均考虑颅内功能区肿瘤,建议手术。但手术风险极高,术后极有可能左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及面瘫加重,让郝女士陷入深深的恐惧与焦虑中,经多方打听,决定到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求诊。
刚刚走进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杜彦挺副主任的办公室,郝女士就迫不及待地对医生倾诉她近期的遭遇。“前面还行,近几天越来越严重了,甚至走路时候都跌倒了几次,真的太怕人了。”
杜彦挺副主任经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后,诊断郝女士为右侧额顶叶肿瘤,考虑颅内淋巴瘤可能性大,不能排除胶质瘤,遂收治入院。
入院后,经过详细的查体,系统检查及科内讨论,杜彦挺副主任指出,郝女士当前的已有左侧肢体肌力下降,左侧上肢间断抽动,左侧面瘫,肿瘤位置深,位于功能区右侧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之间,且广泛侵润中央前后回脑组织,随着肿瘤继续生长,患者很快会出现左侧肢体肌力进一步下降,偏瘫、面瘫,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需要尽快手术切除肿瘤,明确肿瘤性质,缓解患者症状。
手术指针明确,但郝女士的肿瘤完全位于功能区,手术难度及风险极高。对于郝女士的病情,手术切除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选择保守治疗不做手术,患者不但无法缓解目前的症状,病情继续拖延下去恐怕还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选择手术治疗,功能区肿瘤手术风险是极大的,患者手术后极有可能出现左侧肢体完全瘫痪,长期卧床,对医生来说确实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经过与郝女士及其家属的深度沟通,出于对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的信任,他们决定在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实施颅内功能区肿瘤性病变的手术切除治疗。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杜彦挺副主任组织神经外科二病区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术前讨论,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完善术前准备,术前进行立体定向定位,准确定位肿瘤,关注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经过集体探讨分析,不断完善优化手术方案,决定完整切除肿瘤,且尽大可能保留患者左侧肢体功能。
在杜彦挺副主任和张伟、赵乐主治医师的通力合作下,成功为患者完整切除右侧额顶叶功能区肿瘤,手术顺利。郝女士麻醉苏醒后即拔除气管插管,安全返回病房。
术后,患者意识清楚,问答切题,左侧肢体肌力及感觉无明显下降,左侧面瘫无加重,左侧肢体抽动消失,手术圆满成功。经神经外科二病区医疗和护理团队的精心诊疗和护理,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头部伤已拆线,愈合良好,病理报告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拟积极进行下一步的放化疗安排,大程度保障患者远期预后。
此次颅内功能区肿瘤切除手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神经外科技术水平和外省患者对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信任度的提升。未来,神经外科二病区将趁着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东风,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坚守护佑健康的初心,为保障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二病区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榆林市神经外科领域独具特色的优秀专科。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单位,榆林市微创神经外科学会主委单位,拥有先进的德国西门子3.0和1.5T磁共振,荷兰飞利浦128排及256排CT、日本奥林巴斯全脑血管造影系统、莱卡手术显微镜、气动和电动开颅动力系统、神经内镜、颅内压监护仪、神经电生理监测、呼吸机、冰毯冰帽等大型急救和手术设备。设置床值42张,亚专业设置齐全,护理团队卓越。现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与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西京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
业务特长:特别擅长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和危重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高血压脑出血,尤其脑干出血、脑积水和小儿凹陷性、粉碎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能熟练完成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颅底等复杂部位肿瘤及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以及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介入和手术治疗;包括其他先天性颅脑疾病如小脑扁桃体下疝、脑积水、面肌痉挛等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