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网站!
总院区榆林医院关于医院新闻中心智慧医疗院务公开科研教学党群工作招标采购
新闻动态

第二十六期【百年二院·塞上名医】田晓清:生命源泉的守护神

作者:yley文章来源:榆林市第二医院发布时间:2020/5/1 17:31:00阅读:1198


第二十六期
【百年二院·塞上名医】田晓清:生命源泉的守护神
——记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田晓清


血液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每一秒钟,流动的血液通过循环把营养物质送往全身各处,保障生命的存活及人类的各种劳作,血液在滋养五脏六腑的同时还起着保护作用,因此被誉为生命源泉。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田晓清,在34年的行医生涯里,始终值守在血液内科,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被誉为生命源泉的守护神。

田晓清,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86年榆林二院参加工作至今,曾多次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血液科、北京市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进修学习。现任陕西医学会血液学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病分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委员。市一五二人才。在国内多家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擅长: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对血液系统肿瘤化疗有丰富的经验。

 

血液病专业第一人


1986年,从延安医学院毕业后,田晓清被分配到榆林市第二医院工作。当时的榆林二院还是大内科制,血液病方向没有人搞。一年后,田晓清便开始了自己的血液内科生涯,填补了医院大内科空白。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医院第一位专业从事血液病的医生,工作之初,田晓清一人承担着科室里的各项工作。34年来,她以院为家,只要病人有需要,就随叫随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一定要干好。如今,田晓清已在血液内科工作了整整33年,从硬件设施的增加、学科建设的进步、治疗技术的创新……这一切改变,她都是亲历者,参与者,见证了科室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为了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田晓清分别于1989年和1994年在交大二附院内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内科学习一年,1999年又考取了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全脱产进修血液内科。田晓清说:“当时我的儿子还在上小学,读研一走两年,有些人不理解,但爱人很支持我,总说困难就是一时的,克服克服就过去了,出去学习是你的梦想,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田晓清跑的多的就是图书馆,钻研新理论,积极请教老师,在学习期间曾经做过一次手术,因怕耽误学习而没有回家休养,一出了院就又一次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中。


 
换位思考解心结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精,他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二是诚,即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之德。精诚二字也是众多医家奋斗的目标,亦是田晓清毕生的追求。

田晓清说,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病人的信任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在工作中,她总是耐心与病人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交代病情。当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时,她总能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找到患者心结,然后有的放矢反复讲解,直到病人和家属理解。很多患者都说:“田主任脾气特别好,总是温温柔柔的,问啥都不生气,慢慢给你说。”从她舒缓又专业的话语里,很多患者打消了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医患双方都需要真诚,需要信任,田晓清始终在向这方面努力,她精湛的医术在患者中口口相传,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前段时间,有个患者来找田晓清说:“我觉得自己可能得了血液方面的病,我爸爸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你给看的,能不能给我看看。”还有人会跟她说:“田主任,我是某某推荐来的,听说他就是你给看好的。”

作为一名医生,田晓清不光有精湛的技术,还有一颗大爱之心,总是尽大努力解除病人的痛苦,处处替病人着想。今年初,有位白血病住院患者,突然呼吸不畅,怀疑是肺栓塞,当时家属的银行卡一时取不出钱来,田晓清一边做着床旁抢救,一边让护士长去她办公室拿了2000元先行垫付,让患者赶紧去做了相关检查。这样的事情在田晓清的职业生涯里举不胜举,她不知道为多少位患者垫付过费用,也记不清退了多少个红包,谢绝了多少次宴请。田晓清说:“我就是个看病的,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当医生的初衷就是为了病人,只要病人能够安心治疗、康复痊愈,我就满意了。”


 
以患者为导向求发展


医学是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田晓清有股子钻研精神,她吃苦耐劳,勤学上进。从诊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讨论疑难病例、与病人谈话,参与会诊……只要是工作需要,她都走在前面,总是一丝不苟,把每一个问题都搞清楚,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在她的带领下,血液内科学术氛围浓了,诊疗更加规范了,科室里的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从第四军医大学学成归来后,田晓清率先在我市开展了血液病人全流程管理,进行规范的化疗,个体化的治疗,叮嘱患者定期前来复查,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田晓清常常对年轻医生说,医学的发展是很快的,尤其是血液内科,在她参加工作之初,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基本就是不治之症,患者大多数存活期不超过5年,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靶向药物,这类患者大都可以长期存活,所以一定要及时掌握血液疾病诊疗的新进展和科研动态,及时掌握新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科室主任,田晓清努力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平时的临床实践中,用大爱精诚的职业精神感染人。她告诉年轻的医生,一定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治病往往是从简单的询问病史开始,很多时候,询问病史能帮助医生捕捉到重要的细节,进而判断诊疗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比干巴巴的对着一堆检验数据去找病因更有意义和价值。

田晓清说,选择了医生这条路,治病救人,除危解痛,就是她的信念,要以仁爱之心,关心、体恤、理解患者,以精诚之态,学习、钻研、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道德修养,做一名合格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