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7岁的苏奶奶(化名),在家中反复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自测发作时心跳可达170多次/分,让人难以耐受。在家人陪伴下,苏奶奶来到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求诊。
心血管内科接诊患者后,了解到患者近年来反复出现阵发性胸闷、心慌等症状,而且就诊时仍在发作,心率达176次/分,考虑到患者对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敏感,为彻底解除苏奶奶的烦恼,心血管内科主任强华教授组织科室团队针对苏奶奶病情及治疗方案进行充分的讨论。
考虑到苏奶奶属于高龄患者,有较大的手术的风险:一是自身房室结功能差,射频消融造成房室结损伤的可能性高于一般室上速患者;二是超高龄,如手术时间过长,老人可能较难耐受。大家一致认为,谨慎、精准且快速地完成射频消融手术,对老人来说是理想的治疗方案。经过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她实施射频消融手术。
在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经过进一步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的配合下,强华教授顺利为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手术时长不到一小时。
术后,苏奶奶平安返回病房,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动。经回访,苏奶奶自述胸闷、心慌没有了,恢复了正常生活。“这个手术可给我做好了,自从做完手术,心上就再也没有以前那种感觉,真的是给我把几年的心病都去了,太感谢你们的医生了。”苏奶奶高兴地说。
苏奶奶是我院开展射频消融手术以来年龄大的患者,风险系数要较一般患者高,但心血管内科团队充分评估病情,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制定安全、可靠的诊疗方案,迅速、有效为患者解决了问题,体现了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意义。
强华教授介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小到刚出生的婴儿,大到百岁老人,都可能经历这种疾病的困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特点是突发突止,心动过速时心律整齐,心动过速频率高或持续时间长时有头晕、黑蒙、胸闷、气促等伴随症状,甚至有猝死风险。目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首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手术,术中局麻,病人全程清醒;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痛苦少,术后复发率低。射频消融术有利于恢复正常心律,成功率远高于药物治疗;能够显著减轻或者消除心律失常症状;减少或避免了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患者一旦出现胸闷气喘、心慌不适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治疗方法。
专家简介
强华 |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博分会、中华医师学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医促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医促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保健学会高血压分会委员,陕西房颤中心联盟理事。
2009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MD),2015-201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进修学习。主要研究方向:心脏电生理、冠心病等。掌握了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处理,每年完成心脏病介入治疗(电生理和冠脉)800余例。任《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审稿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陕西省卫生科研项目1项。参与陕西省科技公关项目数项,发表SCI论文3篇,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