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网站!
总院区榆林医院关于医院新闻中心智慧医疗院务公开科研教学党群工作招标采购
新闻动态

第二十三期【百年二院·塞上名医】王耀军:做足“表面文章” 重塑美好生活

作者:yley文章来源:榆林市第二医院发布时间:2020/4/26 17:36:00阅读:1742


第二十三期【百年二院·塞上名医】王耀军:做足“表面文章” 重塑美好生活
——记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主任王耀军


在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被戏称为“表面文章”。人生处处充满意外,面对烧伤、烫伤、畸形、肢体离断等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击碎的往往不仅仅是健康和外表,也会击垮人的内心。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主任王耀军,把“表面文章”做扎实、做深入,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忘我的工作作风,一次次给了患者生的希望,救治的不仅仅是坏死的组织,残伤的肢体,更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王耀军 烧伤整形手足外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第四军医大学烧伤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整形外科硕士。工作经验丰富,曾于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工作7年,先后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等国内知名医学院校进修手外科、整形外科。对烧伤、手足外伤的早期救治及后期整形、功能修复有独特的见解及治疗经验。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器官再造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手外科、显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榆林市烧伤整形学会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

擅长:面部年轻化、重睑、微整形、脂肪填充、鼻整形、瘢痕修复以及美白除皱等手术。

建设榆林的他乡人

 “当初来榆林,一是因为这里需要更好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服务,二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王耀军笑称,自己是建设榆林的外乡人。1980年出生的王耀军,是渭南市澄城县人,医学博士,曾先后在华西医院、西京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九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学习、工作。2014年,通过榆林市人才引进机制,来到塞上古城,创建了烧伤整形手足外科,开展了各类烧伤早期救治及后期整形、断指(肢)再植等手足外伤急救与功能重建术、体表肿瘤及各种畸形矫正术、各类创面的皮瓣修复术、双眼皮等常规整形手术,填补了榆林及周边地区相关领域的空白。

在王耀军带领下的烧伤整形手足外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快速发展,科室几年来接诊患者上万例,治愈各类烧伤、手足外伤、先天及后天畸形等整形住院患者4000余例,成功完成断肢(指)再植、游离皮瓣移植上百例。他主持开展的多项新技术、新业务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也吸引了延安、山西、内蒙、宁夏等地患者慕名求诊。组织成立了榆林市烧伤整形学会,成为榆林市烧伤整形学科的带头人。

职责所系不畏难

王耀军说:“有些患者救治风险极大,但职责所系,决不能畏首畏尾。”过去,榆林地区断指等手外伤患者大多选择去西安等地就医,长途跋涉,延误时间,往往错过佳治疗时间,自榆林二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成立以来,这一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2017年,一位年仅22岁的小伙儿在干活时,左手不慎被电锯扫过,5个手指被切掉,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治疗。由于病情复杂,急诊医生进行了离断指体的妥善保存后,建议转入榆林市第二医院进一步治疗。烧伤整形手足外科立即成立救治小组,开通绿色通道,协调相关科室进行术前准备,伤后5小时,在完善常规术前检查后,患者被送入手术室进行了“左手5断指再植术”。经过长达11小时的手术,所有离断指体的骨折、肌腱、血管、神经被一一吻合,指体逐渐恢复了血运。终患者的指体血供稳定并顺利度过了危险期,5个手指失而复得,这也是我市首例“5指离断再植术”。

同年,患者刘某被重物砸伤头面部导致鼻翼、上下唇缺损,经当地医院气管切开等抢救病情得以稳定,但广泛的骨外露和鼻腔开放严重威胁着生命,患者和家属四处求医却一一遭拒。焦急中,打听到二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面对极度复杂病情,看到家属恳求的目光,王耀军果断接诊。经过2次手术、通过3块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为刘某再造了上下唇和鼻翼。术后恢复顺利,患者感动地竖起了大拇指。

不抛弃一个病人


王耀军心里始终装着患者。他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抛弃任何病人。”2014年9月的一天,科室突然来了一名辗转多所医院转诊的患者,左上肢离断、腋窝开放伤、出血不止,伴有低血容量休克,病情危重。患者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脉率细数,生命危在旦夕。值班医生犹豫是否收治时,王耀军果断决定:“全力抢救患者,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进行保肢手术!”他立即组织科室人员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大量补液、心电监测,安置导尿管,联系输血科配血等抢救。经过8个多小时不间断手术,离断肢体骨折、血管、神经吻合通血了,患者病情也基本稳定了。但由于患者离断肢体缺血时间长、术后肢体严重肿胀、静脉回流不畅,坏死随时可能发生。为了密切观察病情,第一时间了解肢体血运,王耀军坚守床前,不分昼夜地量血压、尿量、测心率,亲自为患者进行换药、功能锻炼。经过后续血管移植、清创植皮,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离断的肢体成活并逐渐恢复功能。“王主任连续做了8小时手术,现在我的左胳膊功能恢复得很好,90%的功能都恢复了!”患者高兴地说。

2018年9月,患者郑某某左足完全离断伤,王耀军紧急组织全科会诊,讨论手术方案。在血源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兼顾保命及保肢的治疗方案,他创新性地提出了离断足异物寄养的方案,将离断足体寄养于左侧大腿,患者全身情况好转后又将离断足再植,终患者左足保肢成功。

前段时间,王耀军接诊了一位来自山西保德县的4岁男童,孩子指头离断,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王耀军发现该患儿血管极细,他说:“我们之前也给比他年龄小的孩子做过类似的手术,用医院现有的缝合线就行,这个孩子血管特别细,常用的缝合线太粗了,吻合后可能会出现血栓,影响手术效果。”他积极想办法,终找到了适合该患儿的手术用线,手术成功。家长感激地握着王耀军的手:“王主任你不光是保了娃娃一个指头,也保了他的未来。”

医路创新只为患者


王耀军是个“工作狂”,工作之余还经常参加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在某次烧伤患者集体救治过程中,他曾连续10余天守在病床,查房、会诊、换药、手术、病情讨论。王耀军说:“烧伤整形手足外科是高风险、快节奏、超负荷、易身心俱疲的工作,往往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服务好每一位患者,就是我们的职责,辛苦一点算什么。”

王耀军的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誉,一位患者出院后送给他一封感谢信,上面写着:“重伤烧手腕,幸遇名专家,主任王耀军,给我做手术,不免心紧张,主任坐身旁,安抚我心慌……”

从步入医学院那一刻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一直刻在王耀军脑海。“医路创新只为病人更健康。”王耀军表示,医疗技术日新月异,要想更好地服务患者,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他说:“选择了医学,就要不怕辛苦,不断创新,永攀高峰。”他每年都参加全国、省、市专业学科的大会,并积极发言,把自己的临床经验提供给大家,通过学术交流,促使自身成长。他还经常安排科室人员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组织科内学习学科相关的新技术、新业务。

临床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但这阻止不了他的创新之路。他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原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以第一、二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共3项。发表SCI或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这其中有烧伤专业的、显微外科方向的、美容治疗方向,多为高质量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受到业界一致好评。另外,他还参编行业专著1本(烧创伤负压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一种显微手术用手术面板)。 

王耀军说:“看着患者高高兴兴出院,就是我满足的的时刻。”目前,他仍然在继续总结、完善,将工作、手术中的心得体会进行整理、撰写文章,继续他的临床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