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双下沉、两提升”的辐射带动作用,4月2日,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榆阳医院(上郡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揭牌暨健康直通车大型义诊活动在榆阳区榆阳医院举行。榆林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焦明辉,交大一附院副院长、榆林医院执行院长佘军军,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领导及专家团队,榆阳医院院长马仲华,榆阳医院(上郡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揭牌签约活动。榆阳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李占飞主持活动。

焦明辉副主任在讲话中表示,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作为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的核心力量,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医联体建设上先行先试,先后与各个县市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并围绕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方案,为破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迈出坚实步伐。他强调,要坚持“资源下沉”,筑牢基层服务根基;深化“技术赋能”,激发社区发展活力;强化“管理协同”,构建长效运行机制,秉持“互利共赢”理念,在资源整合、服务优化、管理创新上持续发力,打造全市医联体建设标杆。

佘军军院长在致辞时指出,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作为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肩负引领区域医疗卫生发展的责任。本次医联体的建立是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举措。今后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与榆阳医院(上郡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合作,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分级诊疗制度,共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大病不出省、一般疾病在市县、头疼脑热在基层”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马仲华院长表示,本次医联体的建立,不仅是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生动实践,更是基层医疗结构“人才短缺、技术薄弱、资源不均”三大痛点的破题之举。未来将通过建立“医疗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学科建设”机制,在二级手术及联合门诊、“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绿色通道、“专家驻点+远程诊疗”等方面实现突破,让榆阳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的优质医疗服务。

在与会领导的共同见证下,交大一附院副院长、榆林医院执行院长佘军军与榆阳医院院长马仲华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书。

榆林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焦明辉,交大一附院副院长、榆林医院执行院长佘军军,榆阳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李占飞与榆阳医院院长马仲华共同为医联体单位揭牌。

揭牌活动结束后,两院就进一步合作落地事项进行座谈,确定慢病管理、医护和管理人员分批轮训、双向转诊、指导等级医院评审、康复医学学科帮扶等具体合作清单,聚焦任务衔接好责任链条,并拟定4月份在全市率先启动消化道肿瘤早筛项目。


签约揭牌过程中,同步开展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健康直通车大型义诊活动,涉及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超声诊断科、消化内科、全科医学科等多个专业。交大一附院泌尿外科吴开杰副主任医师、肿瘤外科王春荣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强华副主任医师、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王军副主任医师、超声医学科魏炜副主任医师、全科医学科张玮副主任医师,榆林医院泌尿外科呼宁宁主治医师组成专家团队,现场为患者义诊。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询问患者的病情,仔细查看病历资料,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建议和治疗方案,并就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解答,帮助患者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张玮副主任医师以《糖尿病前期基层管理(榆林地区实践)》为题作专题讲座,详细阐述糖尿病前期的识别、评估、干预及管理策略,结合榆林地区的实际情况,分享基层医疗机构在糖尿病防控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果,强调早期干预和综合管理的重要性,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和思路启发。

为进一步夯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内涵,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健康直通车开展免费胃肠镜检查,患者只需登上健康直通车,即可完成包括心电图、超声、检验、胃肠镜以及前列腺抗原筛查等项目,享受“一站式”检查服务,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卢桂芳副主任医师在健康直通车开展胃肠镜检查。
